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审判业务 > 调研成果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是否应承担赔偿责任

来源:   发布时间: 2025年01月07日

  ——王某诉张某、周某等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案

  【案件基本信息】

  1.裁判书

  山东省荣成市人民法院(2023)鲁1082民初8258号民事判决书

  2.案由: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

  3.当事人:

  原告:王某

  被告:张某、周某、保险公司

  【基本案情】

  2023年1月21日17时32分许,张某无证驾驶轻型普通货车与毕某骑电动车载着王某发生碰撞,致毕某、王周受伤。事故后,张某弃车逃逸。经交警部门认定,张某承担事故全部责任,毕某、王某不承担事故责任。张某驾驶的车辆在保险公司投保交强险,事故发生在保险期间内。张某系周某雇员,事故时张某驾驶的车辆系周某所有,张某驾驶周某的车辆系处理张某的私事。

  王某将张某、周某、保险公司作为被告向法院诉请各项损失共计33万元,要求保险公司在交强险范围内赔偿王某19.8万元,剩余部分要求张某、周某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审理过程中,周某认为其不知晓张某无驾驶证,张某系擅自将周某所有的车辆开走并未提前告知,周某不同意赔付。

  【案件焦点】

  擅自驾驶他人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是否应承担侵权责任。

  【法院裁判要旨】

  山东省荣成市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周某平时将车钥匙放于车上且不锁车,使张某能够随意取用车辆,其未尽到对自己车钥匙的谨慎保管义务,也未及时发现车辆情况并对被告张某进行了解及劝阻,综合上述情况,应当认定周某对本次事故的发生存在过错。张某无证驾驶机动车与王某相撞发生交通事故,张某承担事故全部责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本院酌定因本次事故产生的合理损失,由保险公司在交强险限额内先予赔偿,不足部分由张某按照80%的比例承担,由周某按照20%的比例承担。因张某系无证驾驶,保险公司赔偿后可在赔偿范围内向侵权人主张追偿权的。

  山东省荣成市人民法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第一千二百零八条、第一千二百一十二条、第一千二百一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时间效力的若干规定》第一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第七条、第八条、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二条、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五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一、保险公司于本判决生效后三十日内在交强险责任限额内赔偿王某医疗费18000元,残疾赔偿金(含被扶养人生活费)、精神损害抚慰金180000元,共计198000元;

  二、张某于本判决生效后三十日内在交强险范围外按照80%责任比例赔偿王某剩余各项损失104631.13元;

  三、周某于本判决生效后三十日内在交强险范围外按照20%责任比例赔偿王某剩余各项损失26157.78元;

  四、驳回王某其他诉讼请求。

  周某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山东省威海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周某上诉请求不能成立,应予驳回;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应予维持。

  山东省威海市中级人民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判决如下: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法官后语】

  擅自驾驶他人机动车因交通事故导致损害,车辆所有人、管理人是否应承担赔偿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二条规定,未经允许驾驶他人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由机动车使用人承担赔偿责任;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但是本章另有规定的除外。擅自驾驶他人机动车是指未经他人允许驾驶机动车,他人对机动车使用人使用机动车并不存在知情和允许的情况。对于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而言,如果其对损害的发生并没有过错的,则其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但如果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的则需承担相应赔偿责任。这里的过错一般是对机动车的保管或管理存在一定的疏忽而造成擅自驾驶人有机可乘,进而导致一定的事故的发生。

  擅自驾驶人一般是机动车所有人或管理人的亲属、朋友、同事等特定关系人,此时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特定关系人负有较其他陌生人更严格的注意义务。如擅自驾驶人是机动车所有人或管理人的工作人员情况下,赔偿责任要进行区分。擅自驾驶人是机动车所有人或管理人的工作人员,在实践中主要表现在双方存在雇佣关系或者劳动关系,此时员工擅自驾驶机动车如果是“公车公用”,那应由雇主或用人单位承担全部赔偿责任,但如果是“公车私用”,擅自驾驶行为与驾驶人工作无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二条认定车辆使用人和车辆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承担各自的责任,对于机动车所有人或管理人而言,其主要是有对车辆进行妥善保管的义务,其如果未尽到这种义务即存在一定的的管理过错,要根据过错程度承担相应的责任。其中妥善管理主要有以下价格考虑因素,一是车辆及钥匙的保管场所,如车辆放在自家车库、院中,则对车钥匙的保管要求相对较低,如车辆停放在相对开放的空间,则对车钥匙的保管要求较高,车钥匙如没有随身携带则应放在相对秘密安全的空间。二是车辆所有人或管理人与驾驶人的关系。家庭成员间擅自驾车,如父母子女之间基于家庭共同生活,可以推定家庭成员之间的驾驶系被默认的,不存在擅自驾驶。如双方存在雇佣关系,可需要分辨是“公车公用”还是“公车私用”。另外,当车辆实际管理人与并非所有人时,如车辆在维修厂维修或委托保管给他人,则车辆所有人失去对车辆的实际控制权,相应的责任应由车辆管理人承担。

  本案中,张某虽然是周某的雇员,但张某驾驶周某的机动车并未从事雇佣活动,而系“公车私用”,周某不应承担雇主责任。但周某平时将车辆停放在相对开放的空间,且将车钥匙放于车上不锁车,使张某能够随意取用车辆,其未尽到对自己车辆的妥善保管义务,致张某驾驶车辆造成王某的损害,对于本次事故的发生存在一定的过错,本院结合案件情况认定周某承担20%的赔偿责任。

  编写人:山东省荣成市人民法院  朱晓蕾

关闭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版权所有:荣成法院人民法院 ICP备案号:鲁ICP备13032396号